[MY] Melaka Trip VII | 雞場街小吃 (Jonker Street Snacks)

Thursday, January 12, 2012

啄啄 'Deung Deung' 糖 / 叮叮糖、龍鬚糖和大白兔奶糖(白兔糖)都成為了記念着我們童年回憶的象徵。啄啄糖的起源其實是從廣洲引入香港,然後再發展到東南亞地方現在已不懂得在哪裏可聽到那啄啄聲,反而很容易地在超市找到包裝好的。由於啄啄糖的製作過程跟 薩其馬(馬仔) 一樣長艱難,機器因此成為了人類的好幫手。對我而言,畢竟人手做的食物的水準永遠都會超出機器做的,因師傅放了不少情感在內。這次在緣份安排下讓我們在異鄉的馬六甲跟這啄啄聲音再次碰上了

除聲之外更吸引我們的是位小男或女孩敲碎鋅盆內的麥芽糖,然後看似四十多歲的爸爸坐在旁邊指導 或許技術也是由他爸傳教下來在對比下向前走多幾步,有另一位年紀更老的伯伯孤獨的在,可惜的是可能他沒有下一代來接手不確定他有沒有兒女但現代年輕人怎會對這些傳統食物有興趣,很多美食也因而慢慢失傳了相反地色彩繽紛花巧的 Rock Candy 卻獲得新一代的接納與認同,據我所知澳洲的 Sticky 還已在東南亞區和香港開分店了。同樣兩種糖作法都是,啄啄糖只是輸在行銷學上。




做法是先把麥芽糖煮軟然後加粟膠和白砂糖再煮至濃稠,接着需要極大的力氣把糖塊掛在牆上鐵勾然後不停拉扯延長,拉至糖絲變成乳白色最後把糖膠捲起放進鋅盤內等待硬化後再炒香芝麻鋪在糖上然後用鑿子敲成一塊塊。



(+) 麥芽糖的香氣比後者的重些

(-) 放入口時切記不要咬下,只容許慢慢地啜,因為這叔叔的麥芽糖堅硬如石頭...
(-) 重複拉的動作的目的是要讓空氣進入糖內,吃時才會鬆化和呈現閃閃的,糖仍保持着褐色是因為沒有拉夠長時間或沒有拉的原故嗎?

Verdict: 7.0/10


芝麻原味麥芽啄啄糖

(+) 鬆脆而不黏牙
(+) 入口即融。
Verdict: 9.5/10

薄荷麥芽啄啄糖




(+) 聞一聞無味的,咬碎後嘗到有一股微微的薄荷味,隔了片刻薄荷終於轉為強烈的慢慢地散發在口中。
(+) 跟 cy 一樣的薄荷愛好者一定吃到糖不離手!

Verdict: 9.5/10

兩種麥芽糖我們比較喜歡後者的,前者給我們的感覺是沒有拉過而導致硬化。無論如何我們也一定要珍惜這些即將消失的中國傳統手工美食!

馬六甲是峇峇娘惹 (Nyonya-Baba) 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嘗試 Nyonya Kuih / 糕點! 遺憾地...

Ondeh Ondeh
(-) 十分普通的 Ondeh Ondeh
(-) 皮太厚,包在內的棕櫚糖不夠多,所以咬下去時不能達到棕櫚糖在口中爆出的口感。
(-) 吃到糖粒,棕櫚糖沒有完全地融掉
(-) 餡味道不濃郁,棕櫚糖應是純淨的,即是沒有混合其他種類的糖(例如砂糖等)。

Verdict: 6.0/10

馬來西亞有那麼多的榴槤,應該可弄出好吃的甜點?
榴槤泡芙 / Durian Puff

(+) 泡芙柔軟而會黏著的

(-) 沒有預料到榴槤餡是流質的,吃得十分凌亂
(-) 好像加了奶類在餡內,令榴槤味變得不濃

Verdict: 6.5/10
看似很好吃的葡式蛋撻...

葡式蛋撻 / Portuguese Egg Tart
(+) 有葡撻應有的味道及口感
(+) 適合那些喜歡嬌小玲瓏食品少甜的食客

(-) 酥皮可以更脆口,個人認為葡撻表層應有多些焦糖(即是甜些)才好吃和稱得上葡撻
(-) 同樣被葡萄牙統治過的澳門有更好吃的葡撻

Verdict: 6.5/10


我們在馬六甲真的吃了很多,但我們對大部分的食物都是極為失望,除了小娘惹餐館Jonker 88 和 中華茶室(海南雞飯)大家在找東西吃的時候一定要小心為妙。

You Might Also Like

0 comments

Instagram